用了几款AI辅助编程工具后,我想分享一些个人看法和体会。

结论

目前最优秀的编程大模型是Claude 3.5/3.7 Sonnet,而最实用的工具则是GitHub Copilot。

Cursor 还是 GitHub Copilot?

有人可能会提到Cursor,确实,它的表现非常出色。但从实用性角度来看,我更倾向于GitHub Copilot,理由有以下两点:

首先是性价比。 GitHub Copilot Pro的订阅费仅为每月10美元,提供无限量请求。虽然有用户反映重度使用时可能遭遇限流,但以我日常编程的经验来看,完全够用,从未遇到限制。而Cursor Pro的订阅费为每月20美元,虽然也号称“无限量”,但500次高速请求额度耗尽后,速度会明显下降,影响工作效率。相比之下,GitHub Copilot Pro的性价比无疑更高。

其次是控制感。 我喜欢用汽车的自动挡和手动挡来类比两者的区别。现阶段,Cursor和GitHub Copilot都能调用Claude模型,生成的代码质量相差无几,但关键在于上下文管理方式。Cursor更像自动挡,倾向于全自动处理上下文;而GitHub Copilot则更像手动挡,需要程序员更多参与。我认为,对于大型项目来说,完全将代码决策权交给AI还为时尚早。手动管理上下文、设计架构和审查代码这些工作,还是交给人类更稳妥——毕竟AI并不能保证答案100%正确。 因此,对于经验丰富的程序员,想要借助AI提升效率,GitHub Copilot是更优选择。当然,如果你是初学者,想快速体验AI编程或制作产品原型,Cursor会更友好。

AI对程序员的新挑战

有人担心AI的普及会淘汰新手程序员,我部分认同这个观点。AI确实显著提升了编程效率,但它也带来了新的要求。以往你可能只是一名前端开发者,现在有了AI助力,转型全栈的门槛大大降低。这意味着程序员需要学习更多技能,拓宽知识面,否则很容易在竞争中掉队。

从发展趋势看,未来的编程学习和工作流程必然会被AI优化。只要紧跟技术潮流,就不存在“被淘汰”的说法。被刷下去的,往往是那些不愿适应变化的人。

AI很酷,但它不会取代我们——前提是你愿意不断学习新知识。只有这样,才能驾驭AI,而不是被它淘汰。